爱,毋须争夺

文/素黑

关系可以争夺,可以战争,有输赢,爱却不是这样的。

每段感情关系都不会完美,总有缺陷,这正是爱情的意义:在修补缺陷的过程中修行自己,成长过来,体验爱,自我了解,学习和别人相处,为别人付出,同时保持自爱。这样的爱,就是自由。可是,大部份的所谓爱,只是执着关系的权力争夺游戏,因为得不到,所以永远比已拥有的好,助长欲望的膨胀,自制凄美的苦恋。 继续阅读

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终点

文/史蒂夫·乔布斯

在17岁那年,我读过一句格言,大概内容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这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这句话从读到之日起,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愿意做我今天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是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刻到了。 继续阅读

父亲的请帖

文/乔叶

父亲一直是我们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很重大的事情,否则一般很少和我们直言搭腔。日常生活里,常常都是由母亲为我们传达“圣旨”。若我们规规矩矩照办也就罢了,如有一丝违拗,他就会大发雷霆,“龙颜”大怒,直到我们屈服为止。 继续阅读

阅读的乐趣

文/贝内特·塞尔夫

任何时代的智慧,任何长久为人类所喜爱的故事,我们都可以极小的代价从书页之中获得,但我们必须先知道如何去接触这些宝藏,如何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好处。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该是那些不懂得阅读好书所能得到的心灵满足的乐趣的人,这可能是他们年轻时就给老师吓住而怕起书来,也许是低估了自己以为自己的智慧不配念那些书而羞怯的远离书本。如能在一个了解他的朋友、牧师或图书管理员的指引下稍为努力,他们就会马上认清以前的想法是错了。 继续阅读

如果你没有了我

文/刘墉

恋爱中的男女常会说:“如果我没有了你……”

当他们结婚,有了孩子,那句话可能成为:“如果家没有了我……”

再过几十年,孩子都大了,老伴也老了,死亡已经成为眼前事,那句话或将是:“如果你没有了我……” 继续阅读

悲剧和苦难

悲剧和苦难

文/尼伯恩

悲剧和苦难早晚都会与你见面,你根本无法避开。它们会在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出现。

当他们将临时,你会被打倒在地,动弹不得。你可能会觉得已经走投无路。如果你是这种人,你会觉得你所遭受的苦难是他人所不知的。如果你属于另一种人,你就觉得这点磨难与他人所经历的风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你只是沉湎其中不能自拔而已。
继续阅读

说读书之重要

说读书之重要

文/唐君毅
(一)

学问之道,本不限于读书。德性的修养,内心的开悟是一种学问。这并不必须要读书。所以,不识字的武训,能成圣成贤,不识字的慧能,亦能悟道。艺术的创造、诗歌的写作,亦是一种学问。然天才的艺术家与诗人,亦可不必读许多书,识许多字。如八指头陀作诗中有酒壶,写不出壶字,即画上一酒壶,仍不碍其为一绝代的诗人。此外,办事才能的训练,人情世务的洞达,亦并非必须多读书。科学上的观察实验,为求科学真理之要道,此亦不是读书。听人演讲,与人讨论学术,亦是造学问,而非读书。而且,我们还可说,一切对自然宇宙、对人生社会的知识,最初都是由人之仰观俯察,思想反省而得。所谓”尧舜以前,更读何书?”当初原只有自然宇宙人生社会一部大书。我们所谓书,乃人类思想文化已发展至某阶段才有的后起之物。则”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呢?
继续阅读

我妈的故事

image

文/暖小团

在我见过的所有母亲中,我妈是当妈最早的一个。20岁结婚,21岁生我。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个生于3月20日,又像双鱼座又像白羊座的女人当年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妈是那个有5个孩子的家庭中,女儿里最小的一个,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小她2岁的弟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她是个特例。从小脾气差劲,动不动就哭,外公外婆都拿这个闺女没什么办法。 继续阅读

婚姻鞋

文/毕淑敏

婚姻是一双鞋。先有了脚,然后才有了鞋,幼小的时候光着脚在地上走,感受沙的温热,草的润凉,那种无拘无束的洒脱与快乐,一生中会将我们从梦中反复唤醒。 继续阅读

买单的学问:今天谁来啊?

作者:毛利

穷人认为富人该有买单的豁达,富人则以为自己并没有救穷的必要。召集饭局者想当然觉得这是aa聚会,而一呼百应的多半认定这是免费餐。

总之,在买单这个问题上,是是非非功功过过层出不穷。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为这个问题烦恼。那自然是比较穷的岁月,又正好住在北京城饭局最集中的区域,三里屯。今天该不该我买单,经常是出门赴饭局路上需要纠结时间最久的一个问题。 继续阅读